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蜗居》。这是一部充满了争议的影视作品。为什么就是这么一部电视剧会如此的兴师动众,大掀波澜呢?我想原因不外乎其对现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热门敏感话题的后现实主义倾情演绎。
有人说《蜗居》是一部堕落史,更是一部现代史。那么我想问:“到底是什么让现代史中的这部堕落史理直气壮的客观存在让人无法回避却又如此的无奈。
我不禁又想问:”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刚从大学毕业对生活对爱情充满了幻想的纯真女孩----“郭海藻”堕落到一个可以说出:“我今天正式跨入职业二奶的行列”的无耻小三?
房子 ,这就是一部关于房子的悲剧。
当节节上涨的高额房价,成为悬在每一个在城市中生活奋斗的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时候,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繁华霓虹里的“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的新流民对一个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的梦想的狂热,而这种狂热让人盲目,让人蔑视一切。道德的沦丧,价值观的扭曲,理想大厦变得脆弱,摇摇欲坠。
当“居有其所”成为社会中数目庞大的一部分人群共同渴望,其背后所掩盖的现实问题,尖锐冲突,对我们新时期下的社会主义物质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无法回避,亟待解决且必须解决好的挑战。
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引用管仲的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呀,安身才能立命,温饱而知荣辱。在房地产市场高度商品化的今天,当房屋这种特殊商品片面在体现其商品属性的同时,而无法更好的兼顾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中明确指出的房产区别于一般商品的社会性,公平性的时候,我们又怎么能仅仅是站在道德的高度去嘲笑,批判,指责呢?哪个人不想有“尊严”的活着,但起码得给人民一个有“尊严”的家呀!
写到这里,我不由思绪万千。
我作为一名住房公积金的工作人员,突然感到一种强烈得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呀,我们住房公积金有着崇高的奋斗目标,伟大的责任使命,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党十七大“住有所居”的战略部署;我们的工作能帮助人民圆“家”的梦想;我们的工作能让人民有"尊严"的活着。还有什么能比这个工作能有意义呢?最伟大而又最质朴的工作的不是“为人民服务”吗?
咱公积金人看《蜗居》,看到了悲欢离合,更看到了责任和使命。我为自己是一个公积金人而自豪,更鞭策自己在以后的工作更加努力和勤奋。因为人民群众需要我们,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都会奉献在崇高而伟大的人民群众的居住事业上。为人民谋福祉,为更好,更快地实现党中央十七大“住有所居”的社会建设重要目标部署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