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文明创建

道德讲堂学模范选摘——孙茂芳事迹(2016年第4期)

编稿时间: 2016-11-04 00:00 来源: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浏览量:1次  字体:

孙茂芳同志事迹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道德讲堂

 

提起孙茂芳,人们第一想到的是“京城的活雷锋”。

194210月出生的孙茂芳,是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一等功臣。他四十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像儿子对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5位孤寡老人和8位生活困难的老人,向他们倾注了浓浓的亲情与孝心。他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一位退休老军人的情怀与操守,他用大爱谱写出华美的人生乐章,用心灵演绎着人生至情,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世界。2011年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年过七旬的孙茂芳,不论是当战士、当干部、当领导、还是退休,他都始终以雷锋为榜样,关心公益,奉献社会,始终不渝坚持为社区老人做好事,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作“儿子、好人、恩人”。

70年代起,孙茂芳就带领着医护人员在南门仓社区建立了30多户家庭病床,带头承包了社区孤寡老人高志云、王炎、陈京辉、姜佩义等老人,开展包户服务,在为老服务中,诠释中华民族美德,在为老人服务中享受着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快乐。

“我就是您的儿子!”这是孙茂芳照顾王炎老人17年间常说的一句话。王炎老人无儿无女,多病缠身,且脾气古怪,对谁都存有戒心。孙茂芳就用一颗善心去温暖他,老人脚趾溃烂流脓,孙茂芳搀着他去医院看病取药,还帮他搞卫生、做家务。老人87岁那年得了白内障,孙茂芳背着他到医院住院,守在病床前整整15天。王炎老人曾骨折卧床4年,孙茂芳每天去老人家中喂饭喂药、端屎端尿。17年间孙茂芳为老人洗脚、端屎倒尿3000多次。就这样,孙茂芳凭着真情实意,一举一动,彻底感动了老人。老人91岁那年,要立遗嘱,执意把一笔存款和一座四合院的私房全部赠给孙茂芳。但孙茂芳坚决婉拒了。他动情地对老人说:“我愿意伺候您一辈子,但决不要您一根草。”

孤寡老人高志云的4个儿子先后去世后,只有高志云老人一人生活。孙茂芳来到高志云老人家中,郑重地承诺当她的儿子。从那时起,每天孙茂芳都要到老人家中,陪老人看一小时电视,用轮椅将老人推到院外晒一小时太阳,国庆节带老人到天安门观光……。在老人在世的11年中,孙茂芳每天为老人送饭11年。临终前,高志云老人拉着孙茂芳的手嘱咐:把我的骨灰埋在长城边。老人说:在哪里,我时刻都能感到是一个解放军大干部把我养老送终。

孙茂芳说:要一辈子为人民服务就要做到爱心不变。在孙茂芳退休13年中,他把全部精力放在照顾一位患直肠癌的张美玲老人和一位患肝癌的马良身上。当老人知道孙茂芳是北京军区总医院的副政委,一位德高望重的高级干部,坚决不肯让孙茂芳到她家干那些又脏又累的家庭护理工作。孙茂芳拉着老人的手说:我这个干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服务不分职位高低。孙茂芳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用真心、细心感动着老人——每天为老人洗一次粪兜,送一袋牛奶、送一份水果,一直服务到90岁去世。

为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感染和带动身边的人学雷锋做好事。孙茂芳在社区组建了“树新风、孝敬老人联络网”网站,每月与青少年网友一起为卧床老人理发,到敬老院慰问老人。他坚持每年定时领着小学生“学雷锋义务打(自行车)气队”服务路人,用雷锋精神滋润着一颗颗幼小的心田。他给自己定出了“百千万”学雷锋目标:在5年内讲一百堂道德课、培养千名青少年雷锋、发动万名网友学雷锋做好事,把雷锋精神传递下去。

为老人送饭洗衣服、给老人按摩、陪老人过年,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孙茂芳一做就是十几年。他从不抱怨、不求回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尊老爱老”的中华美德发扬光大,用自己的无私奉献感动着身边的你我他。

现在,年愈七旬的孙茂芳正在帮助照顾一位直肠癌病人(原住东城,现在搬到5环路),他联络“5友”(病友、车友、乡友、煤友、战友)一起去为老人服务,让老人走出病痛的折磨,看到社会的温暖,让参与者相互感染,传递着敬老爱老助老的人间大爱。

“爱是动词,不是名词。要想保持人生一辈子的精彩,就是始终把人民当做母亲。”孙茂芳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48年,他坚持学雷锋做好事,被人们称赞为“京城活雷锋”。

孙茂芳先后被授予“全军学雷锋先进典型”、“全国爱心献功臣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社区服务志愿者”,荣获了全国首届“奉献杯”,两次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荣立一等功一次。2013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助人为乐模范,2014年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